Announcement of the Conferment of Honorary Degrees on Professor Lawrence Juen-yee Lau, Professor Kaixian Chen and Professor Shuji Nakamura
宣佈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劉遵義教授、陳凱先教授、中村修二教授
Ref. No : VLAW-BSN6TBPosted by :VeronicaLaw/UMAC
Department :AAOPosted Date : 15/09/2020
Category :
Bulletin
公告





中文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澳門大學校董會(以下簡稱「校董會」)於本學年的第三次會議同意校董會成員及教務委員會對頒授榮譽學位人選的提名,頒授榮譽教育博士學位予劉遵義教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予陳凱先教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予中村修二教授(Shuji NAKAMURA)。按《澳門大學章程》第十三條第二款及第十八條第一款(十三)項的規定,校董會向大學校監推薦頒授榮譽學位名單。校監已於2020720日批准上述頒授榮譽學位的建議。
  考慮到現時疫情的情況,為表彰三位傑出人士卓越成就之頒授榮譽學位的安排,大學將於日後適時公佈。



榮譽學位及榮譽名銜委員會秘書
林朗為


三位獲頒授榮譽學位人士之簡歷

1.  劉遵義教授

簡歷

  劉遵義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他自1966年起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經濟系,1976 年晉升為正教授。2006年自史丹福大學退休並出任李國鼎經濟發展榮休講座教授。

  劉教授身兼計量經濟學會會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資深研究員及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曾獲香港科技大學、創價大學、早稻田大學、台灣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劉教授專注研究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及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經濟。他撰寫、合著、編輯專書十四部,包括《天塌不下來: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並曾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他1966年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計量經濟模型之一,至今仍在沿用,為國家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憑著多年的研究成果,他為國家提供了許多關於經濟發展的明見,影響深遠。

  劉教授曾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以及國家統計局顧問。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及國家開發銀行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提名理由

  劉遵義教授於201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以表彰他對香港作出的貢獻。他曾任職於多個香港高級別諮詢機構,包括策略發展委員會、經濟機遇委員會、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廉政公署貪污問題諮詢委員會以及授勳評審委員會。他亦曾於2009年至2012年擔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在工商業方面,他曾於20109月至20149月擔任中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現為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希慎興業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台灣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所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2004年至2010年間,劉教授擔任中大校長。在他督導下,中大首次接受質素保證局的質素核證並獲得了高度讚揚。他亦領導中大在招生及學術交流方面開拓新方向,並積極參與成立五所新書院,在2012年為3,000名學生提供住宿,以滿足香港本科轉為四年制的需求。

  2005年,劉教授協助成立何鴻燊博士醫療拓展基金會,旨在提升澳門的醫療水平。他為澳門引進了許多香港中文大學的頂尖醫學專家和教授,包括沈祖堯教授。十五年來,香港中文大學逾百位醫學教授曾在基金會醫學研討會上發表演講。20195月,劉教授還在澳門大學發表了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演講。

  劉教授致力參與公共服務,對高等教育方面,建樹良多。劉教授帶領中大迅速發展,並長期擔任海內外多所學術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名譽研究員與名譽教授。劉教授在發展書院管理制度亦有獨到的見解,他把大學的價值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時刻勉勵學生把握機遇,鼓勵他們在學期間積極裝備自己,不僅要豐富學識,更要擴濶國際視野。因此,在書院生活制度下,培養了大批被機構、企業所青睞的優秀人才。縱觀過去五十餘年劉教授的教育生涯中,培育莘莘學子,造福社會。因此,建議授予劉教授榮譽教育博士學位。



2.  陳凱先教授

簡歷

  陳凱先,藥物化學家。196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二系放射化學專業。19789月考取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生,1985年獲博士學位。1985-1988年在巴黎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進行訪問交流。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務。於1996-2004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2004-2008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2005-2014年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此外,曾任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新藥研究專家委員會主任、第一個國家973計劃醫藥領域首席科學家、863計劃承擔人、中國科技部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項目總設計師、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技術副總師、國家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標準組織中醫藥標準技術委員會(ISO/TC249)主席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學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陳凱先教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為國家十二五十三五醫藥發展規劃的籌備和推動一系列創新藥物研發作出傑出貢獻。

  陳凱先教授主要從事藥物化學和創新藥物研究。他長期致力於藥物構效關係和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結構預測的研究,並與其研究團隊一起提出和改進了多種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分子疏水作用力場和藥物構像研究的方法、藥效基團搜尋方法、利用電腦構建具有結構多樣性的分子庫和模擬篩選的方法等,並應用於多種藥物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擬和理論研究。他積極開展基於藥物與受體三維結構的藥物設計研究,其中一些藥物設計研究工作得到驗證,發現了多種有望發展成新藥的化合物。這些創新的研究工作促進了藥物化學、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跨學科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良好評價。

  陳凱先教授先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科院創新重大專項、上海市科技攻關等多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他還積極參加國家和地方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戰略的研究和規劃的制定,對國家藥物研究創新體系的建設作出了貢獻。科研成果曾經獲得國內外多項獎勵和榮譽稱號:198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1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4年被中國科學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的稱號;1997年又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並被授予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稱號以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8年再次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0年獲得科技部頒發的“863”計劃突出貢獻獎;2001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2年度被評為上海市十佳好院(所)長2008年帶領團隊獲得“973”計劃優秀研究團隊獎;2017年被國家科技部、人事部等授予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2018年又被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授予醫藥創新特殊貢獻獎

提名理由

  陳凱先教授主要從事藥物化學和創新藥物研究。他長期致力於藥物構效關係和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結構預測的研究,並與其研究團隊一起提出並改進了多種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的方法和技術,並應用於多種藥物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擬和理論研究。他積極開展基於藥物與受體三維結構的藥物設計研究,發現了多種有望發展成新藥的化合物。這些創新的研究工作促進了藥物化學、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跨學科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陳凱先教授的科學研究有效推動了國家生物醫藥科技與產業發展。

  陳凱先教授對於澳門及大灣區的醫藥事業尤其是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醫藥科技產業方面,陳凱先教授多次作為專家組組長或成員參加大灣區及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專家建言會,為澳門及大灣區如何整合中醫藥領域優秀人才,如何建立良好的中醫藥創新體系,構建的良好的政產學研生態環境等問題指明發展方向。同時,陳凱先教授為澳門在大灣區發展新機遇中的定位以及在科研、經濟、地理、政策方面的優勢做出重要考量,提出建設性意見,加速了澳門中醫藥事業的騰飛步伐,促進了澳門的多元化發展。

  陳凱先教授作為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兼任講座教授,為全國中醫藥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提出眾多中肯、寶貴的意見,並及時為重點實驗室提供幫助,協助解決遇到的問題,為重點實驗室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多年來,陳凱先教授每年蒞臨澳門,考察和指導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為澳門大學及重點實驗室在中醫藥學術、教育、轉化等方面全面大幅提升貢獻了力量。

  基於陳凱先教授的傑出科學成就以及對澳門、澳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貢獻,現誠摯提名陳凱先教授作為2019/2020學年之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候選人。


3. 中村修二教授 (Shuji NAKAMURA)

簡歷

  自1973年入讀德島大學,中村修二便對固態物理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攻半導體研究。中村分別於1977年和1979年獲得德島大學的電子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隨後任職於德島縣一家化學及電子公司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亞)。在這家公司累積的工作歷練,為中村往後的科研生涯作出了很好的鋪墊。當時,日亞是當地一所不為人知的化工廠。該廠商要求中村製作用於紅外線、紅色和綠色發光二極管的大宗材料磷化鎵和砷化鎵,而且,他需要使用液相外延技術(LPE)研發砷化鋁鎵基的紅外線和紅色發光二極管。對發光二極管和材料幾乎一無所知的中村從零開始鑽研,最終成功研製出商用級別的磷化鎵。然而,當時他還不知道磷化鎵市場已接近飽和。

  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以下簡稱“MOCVD”)晶體生長技術對於製造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管至關重要。中村曾經邀請佛羅里達大學的酒井士郎教授訪問日亞,介紹MOCVD的重要性。酒井教授提議日亞把中村送到佛羅里達州進修一年,學習這種技術。19883月,中村飛往蓋恩斯維爾。當時,他被指派到的實驗室還沒有建立MOCVD系統,他不得不捲起衣袖,在美國埋頭苦幹十個月。最終,中村對MOCVD裝備的運作瞭如指掌。中村成功組裝這套系統後,於19893月回到日亞。他決定使用氮化鎵作為原料研製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管,雖然當時沒有人能預料到氮化鎵的性能與此前的發光材料會有很大不同。他當初選擇氮化鎵的唯一原因是沒有競爭對手,因為當時沒有任何其他公司研究氮化鎵。

  屢敗屢戰的中村,最終成功研發出世界頂級的氮化鎵和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199112月,中村成功研製出氮化鎵P型結晶。19931129日,日亞於東京舉辦記者會,發佈全球首個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對中村而言,資源匱乏、充斥著譏諷和蔑視的研發過程中付出的艱辛,一切都十分值得。他於1994年獲得德島大學的博士學位,並於199912月離開日亞,加入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擔任材料及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學教授,繼續與研究團隊在固態照明和相關晶體生長方法上尋求突破。

  作為固態照明及能源電子學中心研究主任、美國科銳公司冠名的固態照明及顯示講座教授,中村教授負責督導新一代光電器件研究。在眾多研究題目中,他大力提倡研發和使用天然氮化鎵基材,因為它能顯著提高器件性能,在高電流下展示出高效能的發光。此外,它也打開了研究激光固態照明的大門。由於激光在非常高的電流密度下性能比發光二極管更加優越,光能輸出也相對較高。目前,他致力於紅色和紫外線發光二極管、綠色紫外線激光二極管和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的研究。

  目前,中村教授擁有200多個美國專利和300多個日本專利,發表550多篇與其領域相關的學術論文。他研發的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能產生明亮而節能的白色光源,讓中村教授摘下了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加入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後,中村教授還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並獲得諸多獎項,包括:

· 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2015
· 日本文化勳章(2014
· 矽谷知識產權法協會的年度發明家獎(2012
· 技術及工程艾美獎(2011
· 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哈維獎(2009
· 日本應用物理科學傑出論文獎(2008
·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技術科學研究獎(2008
· Czochralski獎(2007
· 聖塔芭芭拉地區商會創新大獎(2007
· 芬蘭千禧技術大獎(2006
· 光學媒體全球行業大獎全球領袖獎(2006

提名理由

  研發藍色激光二極管也許是中村教授最令人意外的偉大成就。由於氮化鎵結晶充滿細微的缺陷,當時很多人認為這種材料不可能成功。因為用激光的光放大過程,需要一個比發光二極管更為複雜的結構,還要輸入更大的電流。而這種材料的高密度缺陷會把光損耗,阻礙光的進一步放大;在高強度電流下,高密度缺陷的氮化鎵本應瞬間造成實驗的慘敗。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缺少短波長的發光二極管,使用固態照明技術的白光燈和彩色顯示屏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普及。1992年,中村教授在成功發現P型氮化鎵半導體的基礎上,發明了藍色發光二極管。自此之後,照明技術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他是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得奬者之一,獲奬原因是發明了高效能的藍色發光二極管,使得明亮且節能的白色光源成為可能。另外,中村教授獲得200多個美國專利和300多個日本專利,發表550餘篇相關領域的論文。

  中村教授是利用電能轉化成光能技術的先驅者之一。他的偉大發明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以更低廉的價格享用電力照明的應用成果。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的一個研究領域與中村教授的研究方向相近,他的想法和理論為澳門大學光電子研究帶來了極大的提升和發展動力。

  中村教授於201612月曾到訪澳門共同主持國際固態照明和激光研討會,期間以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和未來固態照明的發展為演講主題,會議彙集了80多位來自於美國、香港、台灣及內地從事固態照明及激光研究的頂尖學者和產業界領軍人物。與會代表分析了固態照明光源的發展現狀,並針對固態光源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探討。是次研討會為業內的頂尖科學家與企業架起技術溝通的橋樑,為光電產業尋找新的機遇和生長點、為促進固態光源技術的多元化良性發展建立了一個自由開放的交流平台,對推動澳門在固態照明領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此外,中村教授同年亦獲邀到澳門大學主講一場有關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的發明和未來的固態照明的大型講座。

  中村教授的偉大發明和傑出貢獻不僅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受惠,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希望和便利,他對科學的熱誠和不屈不撓追求理想的精神,與業界和世人分享成果及不斷精益求精的科研努力,更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及前進的動力。有鑒於此,盼能授予中村修二教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